close

html模版






標題

這是真的嗎??


問題


為什麼每次發生地震後,氣象局的官員千篇一律的答案都是>>>這是因為xx板塊和xx板塊相互推擠所產生的地殼能量正常釋放....<<<是真的嗎??每次都一樣嗎??還是因為不懂(或現今還無法了解真正原因)而放錄音帶阿??


最佳解答


是真的唷~!!地震發生的時候通常都是板塊之間推擠所造成的!!並不是千篇一律喔!!而是答案就是這樣~~!! 以下有些註解~希望能幫助你了解喔!! 1.地震發生的原因為何?: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2.斷層是否與地震有關?:許多大地震發生後,常出現地表破裂的現象,究竟是斷層引發地震抑或地震造成斷層,目前尚無科學上的定論。但是,斷層經常是地震釋放能量的地方。 3.斷層可分那些類?:斷層是一種破裂性的變形,兩側岩層延著破裂面(斷層面)發生相對移動,或上下或前後左右,依斷面傾斜角度將兩側岩層分為上盤及下盤,因斷層發生時實際運動情形,已無法追就,所以主要斷層分類以相對移動而定,分為: 正斷層:上盤對下盤相對向下移動。 逆斷層:上盤對下盤相對向上移動。 橫移斷層:以觀測者面對斷層相對之左右移動 4.何謂板塊運動?:塊構造學說(Plate tectonics)主要在說明目前發生在地球上層的構造及解釋地震發生之原因。 地球的最外部為冷而硬的可移動之岩石,稱為岩石圈(lithosphere ),其厚度平均約100公里,岩石圈之下為軟流圈(asthenosphere)為黏度高的液體物質所組成,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而成可塑性,使岩石圈漂浮其上。 板塊構造的基本觀念是將岩石圈分成數個接近剛性之板塊,包括較大的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和數個較小之板塊(見附圖),板塊受到張力、壓力、重力及地函對流的作用,不同的板塊之間每年以數公分的相對速度緩慢移動,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便由於相鄰板塊之互相作用而發生。 板塊交界處主要有三種型態: (1)分離板塊交界處(divergent boundaries):代表地殼引伸拉裂的現象,在中洋脊(mid-ocean ridge)處相鄰的兩板塊互相分離,而產生新的岩石圈,其材料來自地函的上部,係經熔融作用而產生。地殼在這裡由於張力作用向兩側擴張延伸,沿著發散交界處常有地震發生,其震源深度多在100公里以內。 (2)聚合板塊交界處(convergent boundaries):在這交界處兩板塊相互碰撞,較重者插入較輕者之下方(約以30°~45°之傾角),使老的岩石圈消失而回到地函中,這插入的部分叫隱沒帶(subduction zone)。由於兩板塊間的相互磨擦,所以沿著隱沒帶可以不斷地發生地震而造成一地震帶,其震源深度可從很淺到大約700公里左右。台灣花蓮附近為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之聚合板塊交界處所以地震非常頻繁。 (3)守恆板塊交界處(conservative boundaries):不產生新的岩石圈也不使岩石圈消失,相鄰兩板塊彼此橫向移動磨擦,而產生震源深度較淺之地震。台東縱谷斷層即為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之守恆板塊交界處。


其他答案


地理課本上也是這樣說啦~個人覺得是這樣..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1006000013KK01208


CDCB83AB41E4EB5C
arrow
arrow

    h51lv57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