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ml模版






標題

為什麼會地震拜託說一下


問題


地震是重大天然災害成因之一,由地震資料之統計顯示,大多數地震發生在三條主要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中洋脊地震帶上,其中又以環太平洋地震帶所發生的地震最多,佔全世界地震總數百分之七十以上。就災害性地震而言,全球每年發生170個規模大於6.0的地震,亦即平均每兩、三天即可能發生一個導致災害之地震。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頻繁。就災害性地震資料統計分析,台灣地區平均每年可能發生一次災害性地震。是故,居住於地震帶上的每一個人,應對地震多所瞭解,以期能在地震前有完善的準備,地震時能適時適地應對,地震後有妥善的因應對策,即可讓地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


最佳解答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圖片參考: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quake-structure-s.jpg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地震是地球上極為普遍的自然現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平均起來,真是震個不停。幸而,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祇佔1%左右,能造成傷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極少數,而災難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其他答案


地震預測究的現況如何?(1)日本有地震國之稱的日本,對於地震預測的研究不遺餘力,民國五十一年(一九六二),即由地震研究學者、專家約九十人組成地震預知研究小組,規劃研究計畫的藍圖,內容包含下列項目:(1)應用測地的結果,調查地殼變動(2)整頓各驗潮站,以檢出地殼變動(3)辦理地殼變動連結觀測(4)調查地震活動(5)應用人造地震,觀測地震波速度(6)調查地磁及地電流(7)調查活動斷層和褶曲(8)辦理岩石破壞實驗(9)設置地震預測中心地震預測研究計畫,於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開始執行,網羅東京、京都、名古屋、東北及北海道等各大學以及氣象廳、國家地理院等各單位專家、學者,從事研究工作。雖已經歷了三十年,但由於還沒有完成地震預測理論,目前日本還沒有發布地震預報。2)美國美國自民國五十三年(一九六四)阿拉斯加大地震發生之後,對於地震預測的研究亦推動甚力,阿拉斯加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以及地震情報中心等單位,亦下斷有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並曾於民國五十三年在東京與日本聯合舉行地震預測會議,嗣後每兩年舉辦一次,討論有關地震預測的問題。(3)蘇俄蘇俄在中亞細亞及堪察加半島等地區從事地震預測的研究多年,民國六十一年(一九七二)七月廿六日蘇俄塔斯社報導,蘇維埃研究學院(SovietResearchInstitute)的科學家們預測,自民國六十二年至六十五年(一九七三至七六)間,將發生三至四次大的海嘯,襲擊沿西伯利亞北部至臺灣間的四千公里海岸線,海嘯時速達四OO至八OO公里,海岸浪高可達三O公尺。地震是否可控制?世界各國受到地震災害威脅的地區,凜於震災損失的嚴重,無下加強對地震的研究。首先希望能夠發展做到精確的地震預報,正如現在的天氣預報一樣,在地震未發生之前,通知將要發生地震地區的民眾,可以從容脫離震區趨吉避兇。不過,無論地震預測是否百分之百的準確,但地震的發生卻是無可避免的。因此,更進一步地使一場將要發生的地震消弭於無形,或者是使將要發生的一場大地震減少威力變成一場中度地震或微小地震,這也並非絕不可能。經多年研究,科學家們已建立一種稱為「板塊地殼結構」的新理論,那些地殼裏下同結構的板塊,經過了長時間的推擠,其壓力與日俱增,到了某一時刻無法負荷時,便迸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震動。所以科學家們便想,如何在地殼應力漸增至可能發生地震的地方,用某一種方法去消除其應力,或者以人為方式製造一些小地震,引導地殼的應力以發生小地震的方式發散掉磚石造或鋼筋水泥造的是否易於倒塌?房屋振動的真正情形相當複雜,但主要還是受牛頓的慣性定律所支配。地震時房屋所受的側向震力,等於這對應加速度與房屋質量的乘積。也就是說,兩種下同構造的房屋,受到了相同的加速度時,質量大者所受的接力也大。因此,從動力學的觀點上來看,一棟不合防震設計的磚石造或鋼筋水泥造的房屋,反而會比一棟木造竹造的房屋,更易於開裂或倒塌。地震時房屋為何會倒塌?地震時地表震動,房屋會跟著上下震動以及左右前後擺動,擺動幅度的大小視地震的強度、震波的性質與房屋本身的振動週期而定。如果震波中某一波段的週期,恰好和房屋的振動週期相吻合,便會因共振現象造成很大的振動幅度。從加速度的觀點上來看,房屋的相對加速度,往往會比地面上的加速度大四.五倍之多。一間設計不夠堅牢的房屋,本身不能承受因地震所產生的力量時,輕者開裂,重者倒塌,屋毀人亡,難免造成悲劇地質對地震之影響甚大,亦影響建築物之安全。同樣結構之建築物,對同一強度的地震,建築於鬆軟土地上者遠較建築於堅硬岩石上者所受之損壞為大。何以特別調地震發生時首先熄滅火種關閉電源?歷史上許多大地接均顯示,火災所造成的災害遠比震動所造成者為慘烈。如一九O六年四月十八日格林威治時間十三時十二分美國舊金山大地震,其規模為八.三,強度雖大,但由震動所導致的人員死亡大約僅三九O人,而財物損失估計約四億美元(當時之幣值)。此種財物之損失係由垚動開始時大火所致。由於水管被震裂,水壓不足,以致無法救火。如此,經過三天的燃燒才將火勢控制,致使全巿大部地區被焚毀。參考資料:知識+地震生成地震生成的條件錯綜複雜,至今仍未完全瞭解。一般而言,有兩個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產生地震的物質來源,如火山、斷層、相變等,二是造成應力、應變的動力來源,如板塊間的撞擊、火山的噴發等。缺少任何一項時,地震都無法發生。地震分哪幾個級數?哪個級數最嚴重?什麼程度要國際支援?地震學上利用震級和烈度來衡量地震大小,國際上通用震級標準為黎克特制,它是利用地震發生時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台灣7.6級大地震是指黎克特制7.6級,在1995年1月17日發生的神戶大地震為黎克特制7.2級,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1000枚投向廣島,長崎的原子彈.;而一個8.5級地震,轉換為電能,相當於一個功率10萬千瓦的電站100年發電量的總和.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最大地震為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震級為8.9級.烈度是對地震破壞程度的一種評估,國際上是使用麥卡尼烈度表,麥卡尼烈度表總共分為十二級,級數越高破壞程度越嚴重..16.何謂有感地震、無感地震、前震、餘震?凡地震所造成之地表震動,為人體所能感覺到的稱為有感地震;反之,則為無感地震。在主要地震發生之前,有時先發生若干次小地震,謂之前震(foreshock)。在主要地震之後,常有若干次小地震相繼發生,謂之餘震(aftershock)。前震有時不易察覺,而餘震則較前震明顯。大地震發生時應注意那些事項?在室內者應立即熄滅火種,關閉電源以防火災,然後奔逃至室外空曠地方,但應防外物倒塌(如招牌、屋瓦、廣告燈等)而被擊傷。如一時無法逃至室外,應選一堅固、高度較矮而重心穩定之家具下躲避,以免被室內落物擊傷。不可躲在牆邊、河、海堤或山崖附近。沿海居民應疏遷至高地以防海嘯。水庫下游地區居民,應防水庫崩塌所引起之山洪。地震發生後,勿輕信謠言,並防餘震。高樓之居民逃離時,切忌爭先恐後,否則易生跌倒而被踏斃,並使出口擁塞。災害發生時,應發揚守望相助精神,互相救助,並速向警方請求救助。防患未然,如果發生地震,市民應該怎樣做?(1).保持鎮定.(2).熄滅火種,關掉電源,關掉一切氣體燃料.(3).如在室內尋找堅固的地方庇護,例如堅固的桌下.在環境許可的話應盡快離開,離開時應走樓梯,不要使用升降機.(4).如在戶外應遠離建築物,斜坡,海邊,水庫,架空電纜(5).尋求幫助或協助拯救.參考資料:網路簡單回答你:地震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火山、二是因為隕石撞擊、三是因為板塊運動。一、火山爆發造成的地震:通常是因為地熱造成火山爆發的同時,由地底深處往上的動力使得地表造成震動。二、隕石撞擊造成的地震:被那麼大的物體撞到地球,產生地震通常是很可怕的。恐龍滅絕的假說之一,就是因為隕石撞擊,產生地震和砂塵暴遮日。三、板塊運動造成的地震:這是目前最常發生的地震原因,地表的板塊互相推擠而產生了地震。==地球表面可以分成六大板塊和一些小板塊,而板塊的新物質在中洋脊生成,然後向外擴張直到與另一板塊而遇後,較重的一方就向下衝而返回地函。因此整個運動過程即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循環運輸系統,而板塊向下衝回地函的地區即稱之為隱沒帶,也就是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隱沒帶,板塊的交界處,會有兩塊板塊互相推擠的力量,專業上稱之為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我們稱之為地震波,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你所說的地震帶就是板塊的交界處,所以特別容易發生地震。台灣就是位於太平洋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之反衝地帶。想知道的更清楚我給你一些參考資料:地震防災專欄:http://gis.geo.ncu.edu.tw/GIS/eq/seismic.htm台灣地震知識庫:http://kbteq.ascc.net/地震EQ:http://www.webhospital.org.tw/eqquake/(你不得不知道的七個小問題)地震百問:http://scman.cwb.gov.tw/eqv3/knoweldge/eq_100/eq_100.htm認識地震:http://www.fg.tp.edu.tw/~earth/learn/eq/index.htm板塊運動就台灣的地帶,就如你所說,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處於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中,花東縱谷就是它們的交界帶,菲律賓海洋板塊雖於臺灣北端下插隱沒於歐亞大陸陸地板塊;但於臺灣南端卻騎上歐亞大陸陸地板塊,使兩板塊上下不得,鉸接於台東--東方的突尼西亞衝突點,使臺灣附近地殼極度不穩定,地表震動特別頻繁。而板塊運動就是軟流圈地函的對流作用,導致上方板塊不但會運動,就好像是燒杯內加熱的液體對流,使得液體表面上的塑膠片移動。板塊的新物質在中洋脊(mid-oceanridge)生成,然後向外擴張直到與另一板塊而遇後,較重的一方就向下衝而返回地函。這整個運動過程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循環運輸系統,我們將板塊生成的地方稱之為拉張帶(convergentarea)而板塊向下衝回地函的地區即稱之為隱沒帶(divergentarea)。板塊的種類有「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兩個類型,依據簡單的排列組合我們就可以知道共有三種碰撞組合,分別「海海碰撞」、「陸陸碰撞」與「海陸碰撞」。板塊交界處主要有三種型態,分離板塊交界處(divergentboundaries)、聚合板塊交界處(convergentboundaries)、守恆板塊交界處(conservativeboundaries)。其實板塊隨時都在運動,而當他運動的較激烈時,就會造成地震,像921,它讓平坦的地面突起,而且你注意看他突起的部分,應該都是一部分向下,一部分向上,這就是聚合性板塊(造山運動),這也是在台灣大部分造成地震的原因。參考資料:地科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509000012KK12064

049A2A7CEA903EA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51lv57j 的頭像
    h51lv57j

    是什麼引起地震??????

    h51lv57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