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ml模版






標題

全球化對台灣的影響 20點


問題


世界漸漸走想全球化,我想請問全球化對台灣造成的衝擊、影響,有哪些優缺點,未來台灣因應全球化的走向?越詳細越好,20點感謝大家的解答!


最佳解答


全球生態系統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環境急劇惡化,其中又以全球暖化所引起的氣候異常,帶來風災水害不斷,土地沙漠化等問題最為嚴重。面對這一波全球環境大災難問題的同時,以「人」為思考的傳統生態哲學,逐漸被取代,以「自然萬物」為主的新深層生態觀念正醞釀成為未來的主流生態觀。 傳統生態觀念在世紀交替之際的大逆轉,二氧化碳扮演相當大的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無色、無味、無毒,普遍存在於大氣層中,任何碳氫化合物,只要經過燃燒、裂解,最後的產物都是水及二氧化碳。如果燃燒不完全,就會產生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物質,包括一氧化碳、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其中不乏是致癌化學物質。為了保護人類,科學家窮盡各種可能方法,促使碳氫化合物完全燃燒。 各種技術的發展、或生活品質的提昇,也都以人為思考。天生萬物為人類所用,成為推動工業化原動力,凡是對人類有害的事物,都要藉由科技力量排除。但這種思考不到二百年,就受到挑戰。 地球生物第一個生存要件是地球維持一定的溫度體系,不能忽冷忽熱。地球白天經過太陽光照射,溫度升高;夜晚溫度急劇下降。為克服日夜溫差的問題,大氣層中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由其在白天中吸收太陽光熱能,到了晚上再釋放出來,以提高夜晚溫度,減緩地球日夜溫差的問題。因此,二氧化碳在保護人體健康,維持地球適於人類生存上,是主要功臣。但隨著工業化革命後,二氧化碳的角色發生顯著改變,甚至成為廿一世紀最大的環境殺手。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維持一定的,大約是二百八十PPM(一PPM為一百萬分之一),如此地球才能維持恆溫狀態。要維持二氧化碳濃度的穩定,就是靠著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的生態鏈。 自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整個生態系起了極大的變化,人類開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並且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二氧化碳急劇增加,目前大約是三百五十三PPM,每年仍以○?五%的速率增加,也就是說,包圍地球的溫室氣體變厚了,地球被包在更厚的「毯子」裡,全球暖化問題於焉誕生。因此造成許多地區出現怪異的天氣。原本冬天溫暖的美國加州,頻頻被風暴偷襲;墨西哥灣東南各州龍捲風不斷;太平洋颶風不斷;加拿大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暴風雪;熱帶地區出現百年以來第一場雪;巴布亞新幾內亞在遭地震引發大海嘯前,面臨五十年最嚴重的乾旱。各種環境災難還包括乾旱引發森林大火、海域珊瑚白化、食物鏈的基礎海中浮游生物嚴重減少,沒有食物可吃的魚類及鳥類因此不是死亡,就是到別處覓食,嚴重打擊當地生態。 二氧化碳的例子說明了,人類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創造工業文明,但卻帶來毀滅性的環境災難。這個例子說明了技術不是萬能,必須尊重自然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所以希望大家要多多做環保 2007-11-04 11:28:24 補充: 人類社會的演變,事實上與生存環境的改變息息 相關、密不可分。為了社會上的生活能夠安居樂業, 必須抵禦外侮;為了後代子孫的長治久安,必須改造 環境,這種種社會變遷的原因,都不外乎以生存為目 的,進而追求更穩定及更安全的生活。所以說,人類 社會的演變,其實也就是生存環境的改變。 2007-11-04 12:04:51 補充: 此外,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的結果也深深影響著生 態環境的平衡。依據科學家的預測,若是全世界濫捕 的情形不加以改善,將來鮪魚、鯊魚、鮭魚等高經濟 食用性的魚將完全消失,人們只能捕獲又小又難吃的 魚了。這個結果意味著人類的選擇已凌駕於大自然的 選擇,對整個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2007-11-04 12:05:35 補充: 雖然魚類可提供人類作為動物性蛋白質的重要 來源,但過量捕撈已經對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造成嚴 重的衝擊。據統計,人類捕捉的野生魚類及其他水產 動物,占人類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的百分之十七,而 占所有蛋白質攝取量的百分之六,可說是相當的重 要,但由於人類對水產資源恣意地濫捕,使得漁獲數 量已遠遠超過漁業資源能夠再行生產、補充及永續供 應的量,加上漁具的推陳出新、資源保育的漠視以及 經營管理的失當等因素,全人類所享有的漁業資源已 陷入一蹶不振的地步,河海的生態環境也連帶受到影 響。 2007-11-04 12:06:59 補充: 人類社會走入漁牧及農耕時期,為第二次對環境 革命性的改變。對人類的長久生存而言,這個時期占 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可以說,就人類為了存活的目 的而言,沒有什麼時期比得上漁牧及農耕時期來得重 要。人類攝取食物以作為本身能量的來源,除了少部 分取材自天然環境中的生物資源外,大部分還需仰賴 農、林、漁、牧業的生產。因此,在人口不斷增加、 糧食需求也隨之增加的今日,人類對於非野生的生產 性資源,其依賴性仍相當的高,也相當的重要。


其他答案


回答不對題目是全球化不是全球暖化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以前不曾存在的問題,在時代不停前進的巨輪下,亦隨之而浮現,不但浮現而且亦嚴重地撼動了我們整個賴以生存的環境──即地球。而在此諸多的衝擊中,「全球暖化」(globalwarming)可以說是一個愈來愈受到全球關注的議題。「全球暖化」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關注,無非是因為它所牽涉到的層面,是整個我們賴以為生的環境。因此,面對全球暖化所造成的衝擊和危機,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亦無由推卸、置之不理。是故,反思問題的根源所在,尋求一適當的因應對策,將勢必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一個切身的責任。本文之作,將首先說明造成全球暖化的成因(過度的溫室效應),和描述其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接著再進而把焦點,聚焦於台灣,以論台灣當局面對全球暖化之衝擊,其所努力的方向和因應對策。貳、造成全球暖化的成因一、溫室效應溫室效應(Greenhouseeffect)指的是,在地球上有一大氣層,就像是溫室中的透明玻璃,可使陽光在照射到地球後,有防止地面溫度快速散失的功能,使地球的表面溫度不會下降的太快,而使得地表的年平均溫度,可以大致維持在15℃左右(註一)。這樣的一種現象,我們就稱之為「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對地球上的生態和生物的生存和活動,是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若無溫室效應,則來自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在抵達地球表面之後,很快地就會由地表釋放回去。如此,則地球的溫度,也將迅度地下降至-16℃左右,而成為一冰冷且寂靜的世界(註二)。而在這麼低的溫度下,很多的生物將無法維持一定的生存和活動。是故,我們可以了解到,適度的溫室效應正調節著地球的整個生態環境,使地球上的生物可以正常的生存和活動,而人類在這樣的環境中,亦可較安穩地生存著。2007-11-0315:45:35補充:全球化對台灣層面的影響政治:在全球化之下,兩岸關係進入一個嶄新的歷程,尤其兩岸在2002年前後加入WTO之後無論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交流上,都呈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兩岸究竟是合作還是敵對或者統獨問題,勢必對台灣有很大的影響,兩岸之間的交流需務實,同時在國際間國與國的互動也是重要的一環。2007-11-0315:47:00補充:經濟:台灣和其他東亞國家類似,都是依賴發展取向國家對市場強勢的干預,而較成功的達到了經濟成長。在全球化的影響下自由化之後台灣市場集中程度是否增高,在產業變遷快速之下,政府在漸進的開放過程中的相關政策,也被迫須在全球競爭力及社會公平性的考量中設法取得平衡。經濟全球化的實現建基在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以及全球經濟秩序之確立與管理。自由化的作用在於使資源配置合理化,令各項要素能發揮最大的效用;而公平且運作順暢的體制及環境則須依靠經濟秩序的確立及有效運行,這一點式政府及有關當局應蓋注意的一點。參考資料:奇摩和知識,自己,Me◆全球化的定義:社會學家華特斯(M.Waters)在《全球化》一書中,將全琅化定義為:「一種社會過程,其中地理對社會和文化安排的束縛降低,而人們也逐漸意識到這種束縛正在降低。」(Waters,1996)全球化概念和現代化概念一樣,成為意識型態質疑的對象,因為它似乎正當化了西方文化資本主義社會的擴散,並指出有股遠非人類所能控制的力量正在改變世界。◆對於「全球化」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面,如下:(一)三個社會生活的基本面向:全球化可透過三個社會生活領域進行追溯,這三個領域是許多理論分析認定的基本面向。它們是:1.經濟:為貨品與有形服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所做的社會安排。2.政治:為權力的集中與應用所作的社會安排,特別是涉及到強制和監督(軍隊、警察等等)的組織性交換,以及像權威和外交等可用來控制人民和領土的這類實務出現的制度化轉變。3.文化:為符號生產、交換和表達所作的社會安排,用以代表事實、情感、意義、信念、偏好、品味與價值。全球化論點承繼韋伯(M.Weber)和貝爾(Daneil)的觀念,認為這三個領域在結構上是獨立的,因而它同時拒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經濟構成了政治和文化,以及派森思(T.Parsons)的立場----文化決定了經濟與政治。(二)三種交換關係:全球化理論認為:不同的特定時間內,在社會關係中居於優勢地位的交換類型會建立起社會組織與地域性的連結。不同的交換類型應用到上述指出的各個領域,它們分別是:1.物質交換包括貿易、租賃、薪資勞動、服務費和資本積累;2.支持、安全、強制、權威、力量、監督、合法性和服從的政治交換;3.透過口頭傳播、出版、表演、教學、雄辯、儀式、展示、娛樂、宣傳、璃告、公眾示威、資料積累和轉換、展覽和公開展示來進行符號交換。(三)全球化的現象:全球化的交換關係是:物質交換在地化;政治交換國際化;以及符號交換全球化。1.物質交換傾向連結社會關係與在地性:交易品的生產需要在地勞力、資本和原料的集中;運送商品的成本太高,不利遠程貿易,除非有顯著的成本利益可期;薪資勞動需要面對面的監督;服務遞送大部分也是面對面。物質交換因而固著於在地化的市場、工廠、辨公室和商店中。遠程貿易是由位居核心經濟關係之外的專門中間人(商人、水手、金融家等等)負責執行。2.政治交換傾向把關係連結到廣大的領土,它們控制領土上的人民並利用其資源,以維持領土完高或進行領土擴張。政治交換因而終於畫定了領土疆界,與民族國家----社會(nation-state-societies)擁有同樣的範圍。這些單位之間的交換,也就是為人所知的國際關係(如戰爭和外交),會傾向鞏固其領土主權。3.符號交換將關係從空間的指稱物中解放出來。符號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進行製造,而其生產與再生產受到資源限制較少。此外,它們還具有易於運送的特性。更重要的是,由於符號交換經常嘗試借助人類的基本原理,所以它們經常可以宣稱具有普遍意義。(Waters,1996)2007-10-2920:13:45補充:全球暖化對台灣有何影響?吳德榮分析,都市化導致綠地減少,呈現熱島效應;工業化則是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導致暖化的速度較他國快。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0.6度,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表示,台灣百年來平均上升1.1度,暖化速度是全球的2倍;但時間若拉回到過去的30年,暖化速度則逐漸與全球同步,顯示全球暖化有愈來愈均勻的趨勢。「這是一個不好的跡象」,代表溫室氣體掌控了全球的氣候變遷,由區域性影響擴展為全球性影響。2007-10-2920:13:50補充:為減緩和改善全球暖化的情形,我們能做些什麼?˙使用高效率能源、再生能源、節約能源等全新政策都是解決全球暖化的方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出門不坐機車,以公車或腳踏車代步)˙各大廠商已經開始設法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達到省錢的目的,但開發新技術仍有很大的潛力。˙研發並提供全新的乾淨能源技術(風力、太陽能發電或油電混合引擎以及另類燃料)。2007-10-2920:14:25補充:全球暖化對世界人類和全球生態環境已產生哪些影響?˙過去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持續上升。˙[2003]熱浪在歐洲造成3萬人喪生,並在印度造成1500人喪命。˙[1978]至今,北極冰圈以每十年約9%的速度縮小。˙[2000]北極圈首度出現海鷗。˙非洲第一高峰的雪,以目前融化的速度,很可能在2020年完全融化。2007-10-2920:14:29補充:˙全球暖化加強颶風的強度。過去數十年來,全球四和五級颶風的數量幾乎加倍。由於海洋的溫度增高,熱帶暴風雨將吸收更多能量,威力也變得更強。˙超級暴風雨在某些地區造成嚴重水災,其它地區的旱災和林火則會增加。˙海平線上升,低窪的島嶼將無法居住。˙森林、農田和城市將受到全新害蟲及蚊子傳染疾病。˙生態棲息地(珊瑚礁、高山草原等)將遭到嚴重破壞,使許多動植物面臨絕種的危機。2007-10-2920:14:53補充:何謂全球暖化?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很可能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等)排放過多。2007-10-2920:15:07補充:造成全球暖化的問題有哪些?˙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吸收自地球發放的(黑體輻射)部份長波的紅外線輻射,使地球難以降溫。它們能暖化地球多少是以全球暖化勢能作指標。全球的主要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來自燃燒燃料。餘下的大部分來自「短暫的燃料」(生產與運送中耗用的燃料)。˙太陽變化理論火山及太陽活動只能影響1950年前的溫度改變的一半,但這種自然力量最近已經被抵消。特別是自1750年的溫室氣體所推動的氣候改變比同期增加的太陽活動所推動的高出八倍。2007-10-2920:18:36補充:(因為我後來又找到一些文章,後面的那些補充內容比較有用喔~~)你說的應該是Globalization而不是GlobalWarming吧?因為我看到樓上貼地球暖化問題讓我一時有點疑惑^^不過這議題太深太廣我就幾個個人簡單認知跟版大分享全球化是一股不可擋的趨勢那到底什麼叫全球化呢?前陣子新聞報導說國外航空公司要挖角我們的機師印度跟香港也會趁分紅制度費用化之後以贈與股票方式對台灣這些有經驗的工程師展開銀彈攻勢澳洲的日用品跟衣物大部分是來自中國全球多數的GPS都是來自台灣有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這就叫作Globalization(全球化)尤其現代很多開發中國家由於勞力密集度高工資又低廉在台灣可能要一個月加上加班費要給一位作業員或工人近三萬薪水不過在中國在印度在越南等一樣的錢我至少可以請2~3位因此對台灣最大的影響當然就是公司都會把勞力密集的部門外移到鄰近開發中國家以節省生產成本如此一來又間接影響到台灣勞力階級的就業率跟所得國際間互相取長補短是常態台灣的強項就是高科技與電腦周邊產業別人自然會借重台灣的經驗跟技術台灣的弱勢在於都市設計及環保人才也因此我們常需要國外專家學者來台傳授知識與概念甚至職棒也可看出差異台灣跟美國都有所謂的洋將不過台灣職棒請洋將是要補足自己打擊或投手方面的缺點順便增加不同球風刺激票房而大聯盟是集合各家好手來作行銷把生意拓展到全世界說到全球化又不得不提"地球村"的概念這點如果版大有另開標題我們再來討論吧因為範圍實在太廣了!參考資料:自己在唸管理回答一,應該是和全球暖化有關吧........全球化應該是指政治、經濟、貿易、文化、環境相關吧要圖解嗎全球生態系統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環境急劇惡化,其中又以全球暖化所引起的氣候異常,帶來風災水害不斷,土地沙漠化等問題最為嚴重。面對這一波全球環境大災難問題的同時,以「人」為思考的傳統生態哲學,逐漸被取代,以「自然萬物」為主的新深層生態觀念正醞釀成為未來的主流生態觀。傳統生態觀念在世紀交替之際的大逆轉,二氧化碳扮演相當大的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無色、無味、無毒,普遍存在於大氣層中,任何碳氫化合物,只要經過燃燒、裂解,最後的產物都是水及二氧化碳。如果燃燒不完全,就會產生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物質,包括一氧化碳、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其中不乏是致癌化學物質。為了保護人類,科學家窮盡各種可能方法,促使碳氫化合物完全燃燒。各種技術的發展、或生活品質的提昇,也都以人為思考。天生萬物為人類所用,成為推動工業化原動力,凡是對人類有害的事物,都要藉由科技力量排除。但這種思考不到二百年,就受到挑戰。地球生物第一個生存要件是地球維持一定的溫度體系,不能忽冷忽熱。地球白天經過太陽光照射,溫度升高;夜晚溫度急劇下降。為克服日夜溫差的問題,大氣層中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由其在白天中吸收太陽光熱能,到了晚上再釋放出來,以提高夜晚溫度,減緩地球日夜溫差的問題。因此,二氧化碳在保護人體健康,維持地球適於人類生存上,是主要功臣。但隨著工業化革命後,二氧化碳的角色發生顯著改變,甚至成為廿一世紀最大的環境殺手。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維持一定的,大約是二百八十PPM(一PPM為一百萬分之一),如此地球才能維持恆溫狀態。要維持二氧化碳濃度的穩定,就是靠著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的生態鏈。自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整個生態系起了極大的變化,人類開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並且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二氧化碳急劇增加,目前大約是三百五十三PPM,每年仍以○?五%的速率增加,也就是說,包圍地球的溫室氣體變厚了,地球被包在更厚的「毯子」裡,全球暖化問題於焉誕生。因此造成許多地區出現怪異的天氣。原本冬天溫暖的美國加州,頻頻被風暴偷襲;墨西哥灣東南各州龍捲風不斷;太平洋颶風不斷;加拿大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暴風雪;熱帶地區出現百年以來第一場雪;巴布亞新幾內亞在遭地震引發大海嘯前,面臨五十年最嚴重的乾旱。各種環境災難還包括乾旱引發森林大火、海域珊瑚白化、食物鏈的基礎海中浮游生物嚴重減少,沒有食物可吃的魚類及鳥類因此不是死亡,就是到別處覓食,嚴重打擊當地生態。二氧化碳的例子說明了,人類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創造工業文明,但卻帶來毀滅性的環境災難。這個例子說明了技術不是萬能,必須尊重自然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在生態體系中,人只是其中一份子而已,並非主軸。但人類藉由聰明智慧,利用科技,讓天生萬物為人類使用、差遣。但科技可以滿足部份人類的生活慾望,人類卻無法扭轉可能帶來的大自然破滅的大災難,也因此產生以萬物為本的新生態觀。人類究竟如何面對此一重大問題,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最主要的課題之一。美國政府聘雇的科學家今天發布報告警告說,人類二氧化碳廢氣的大量排放,將會使地球溫度在下一世紀平均升高華氏三度,約合攝氏二度。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今天發布預測報告指出,地球氣溫假如持續暖化升高,將使極地的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並且擾亂正常的氣候型態,引發乾旱、嚴重風暴、龍捲風、颶風、冰風暴。舉例言之,假如地球氣溫持續升高,美國的大草原地區與西南地區的降雨量與降雪量,將會比平時多增加百分之四十。「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聲明說:「假如沒有天災人禍的重大特殊變化,地球平均氣溫會上升華氏三度(攝氏二度),假如二氧化碳的廢氣排放有所限制的話,地球平均溫會上升華氏二度(攝氏一點五度),這些溫度變化比遠自一九○○年代以來的地球暖化效應,還要高出二至三倍。」二氧化碳正是科學家所稱的「溫室效應氣體」,它可協助大氣層吸納熱氣,無法排出,以致會升高全地球的整體氣溫,二氧化碳之所以大量產生排放,人類燃燒汽油和煤炭正是罪魁禍首。科學研究人員異口同聲的宣稱,一九九○年代是本世紀以來溫度最高的十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以及「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也一致表示,一九九八年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德國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全球溫室效應可望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男嬰誕生。孟斯特大學三十九歲的研究人員勒哲將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間誕生的男女嬰生日與推測他們受孕時間的平均溫度相比較作出這項推論。勒哲說,發生這個現象的並非僅限於酷熱的夏天,冬季中期的溫室效應也可能有相同的影響。他將此一現象的原因歸諸於決定生男孩的Y染色體對抗熱度的能力比決定生女孩子的X染色體強,且因此有更多的卵子在溫暖時節受孕。由於地球溫度節節上升,勒哲預估男女性別平衡將達數個百分比之差。參考資料:有做過資料呵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5000015KK03328

FEA65ECC158C2287
arrow
arrow

    h51lv57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